惠州海灣大橋收費標準確定,將實行此前聽證的一號方案,即分段計費方式,從凌坑至船澳段收費標準為0.45元/標準車公里,從船澳至赤沙段收費標準為19元/標準車次,私家小車走完全程按照24元/車次計算。
12月18日,省政府網站掛出《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惠州海灣大橋車輛通行費有關問題的批復》,稱同意該項目建成通車和收費站收費設施經驗收符合省聯網收費技術要求后開始收費,收費車型按全省高速公路統一標準,即按照按車輛軸(輪)數及車頭高度等物理參數進行分類,一至五類車的收費系數分別為1、1.5、2、3、3.5;凌坑至船澳段收費標準為0.45元/標準車公里,船澳至赤沙段收費標準為19元/標準車次。5座以下私家車屬一類車,按照標準車次計費,走完全程為24元/車次。
此前,省發改委委托市發改局組織召開收費價格聽證會,提出兩種收費方案,方案一即是此次批復的分段收費標準。市發改局價格管理科副科長黃曉亮表示,該方案實質是引道(凌坑至船澳10.6公里)套用高速公路收費標準計費,橋梁(船澳至赤沙6.85公里)按次計費,其優點是這種計費方法堅持實事求是原則,符合目前省內獨立特大橋項目的定價慣例。在此前的聽證會上,約六成聽證代表支持一號方案。
“分段收費,對單獨途經引道而不需過海灣大橋的過路車主來說比較合理。”此前,作為聽證代表參加聽證會的鄧遠征說。“實行分段收費,過橋繳費,不過橋就不繳過橋費,更體現車輛通行費征收的公平性。”惠東縣粵惠運輸有限公司職工李龍稱,方案一負面影響小,收費較公平,受益的也不止是過橋的消費者。從此次批復來看,省政府采納了多數人的意見。
收費標準已定,標志著惠州跨海大橋離通車又近了一步。記者從市高速公路建設工程指揮部了解到,目前惠州海灣大橋項目建設工程基本完工,現正在進行相關手續的報批和完善,計劃12月28日通車。
據悉,惠州海灣大橋始于惠東縣白花鎮凌坑立交,終于巽寮赤沙,途經惠東縣白花、稔山、巽寮。通車后,從廣州、深圳、惠城等到巽寮無需繞道324國道、210縣道走“U字形”迂回路線,可節省近半小時車程。惠州海灣大橋由“路+橋”組成,全長17.5公里,其中跨海大橋全長6.85公里,引道為高速公路部分,長10.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