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包括搜狐在內的國內數十家網站發布一條新聞:上虞開建世界上首座升降拉索橋。究竟消息如何?近日,記者在地處豐惠鎮的“中華彩桂園”進行了采訪。記者了解到,造橋的并非政府,而是今年45歲的殘疾青年顧渭忠。
記者來到地處豐惠鎮的造橋現場,施工人員正在橋梁安裝中。“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70%左右,月底前竣工使用。”顧渭忠喜滋滋地告訴記者。
1971年出生在上虞區崧廈鎮的顧渭忠,雖然初中也沒畢業,而且還是3級殘疾,但他發明了河道廢鐵打撈器、“紹氏酥魚”制法,擁有多項發明專利,成了聞名省內外的“點子大王”。
2001年的一天晚上,當時還是一名木匠的顧渭忠騎摩托車回家,不慎翻入溝中,造成多處骨折,肩部嚴重受傷……雖然事后保住一條命,但是落下了3級殘疾。顧渭忠并沒有絕望,而是與命運抗爭,加入創新創業的大軍中。前年,顧渭忠在豐惠鎮承包了200畝水域和稻田,注冊紹興蘆葦蕩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開始動建“中華彩桂園”。
去年春天,顧渭忠設想建一座橋梁,通到池中央的生態小島。“一開始設想建座拉索橋。”顧渭忠坦言。
由于耗時一年半仿制的“乾隆下江南御船”目前已完工。普通的橋梁將阻斷“乾隆下江南御船”行駛。
怎么辦?顧渭忠決定建造一座升降懸索橋。他查閱了美國、德國的升降橋,覺得技術是道邁不過去的“坎”。于是,他專門聯系了國家級橋梁公司,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但他們開出了天價,光設計費就要30萬元。”顧渭忠回憶,我下決心自己搞。
說干就干,顧渭忠精心計算,反復模擬試驗,向造橋技術難題發起挑戰。去年10月,顧渭忠覺得技術已經成熟,就開始吹響動建升降懸索橋的號角。從設計到材料采購,從現場指揮到監督,顧渭忠沉在施工現常
記者獲悉,顧渭忠建造的升降懸索橋,長45米、寬2米,取名為“中國智橋”。“乾隆下江南御船”駛至橋邊,只要一摁升降開關,升降懸索橋就會沉入池底。
顧渭忠一手動建的“中國智橋”于2月28日參加了由浙江省政府發起,中國美術學院主辦的“中國設計智造大賽”,向100萬元設計大獎發起沖擊。
顧渭忠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他還將“中國智橋”申請橋梁發明專利。
本文來源:浙江在線-東陽日報